【本站8月28日讯】今年以来,上虞区深入贯彻落实习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想,扎实推进山塘水库综合整治、安全鉴定和水利工程标化管理,着力提升山塘水库管护规范化、精细化和常态化,全力打造水利工程运管的“上虞样本”。
一是分类施策,推进工程整治。实施“分类评估、精准治理”机制,将水库划分为“正常运行、整治提升、降等报废”三类,山塘按“安全、基本安全、病险”分类管理。针对技术力量薄弱、施工难度大的整治工程,选派专家开展实地指导与检查督导,全力破解施工难题。截至目前,已启动2025年大坝安全监测项目(含6座水库治理)、10座山塘水库渗漏维修的综合整治,累计总投资近1000万元。
二是闭环管理,强化安全鉴定。建立“到期即检、隐患即治”机制,实行小型水库鉴定周期管理(首次蓄水运行5年内完成首鉴,后续6至10年滚动鉴定),遇特大暴雨、地震或出现险情后立即启动专项鉴定。同步落实资金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“四到位”,实现“鉴定—整改—销号”全流程动态清零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甘山岭、周郎岙、渔渡等3座小型水库“一类坝”的安全鉴定。
三是长效管护,开展标化管理。全面推行物业化管护模式,引入专业团队负责全区山塘水库物业化管理,覆盖汛前、汛中、汛后巡查和日常管护工作;深化物业化管理考核,更新上虞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长效管护办法及其配套考核办法,明确责任体系及日常管护工作要求,确保工程管护质量优质高效。同时,及时开展督查指导服务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,确保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地见效。今年以来,开展季度检查2次,专项检查6次,结合日常检查,整改问题隐患100余处,工程管护达标率达100%。